归乡之路: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困惑与成长挑战
作为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负责人,我每学期都会接触到一些因不同原因从城市返回原籍农村的学生。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,这些学生应当被当地学校无条件接纳。在学术界,这一群体通常被称为“农村回流儿童”(Return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)。
农村回流儿童指的是那些曾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和学习超过半年,后因多种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农村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。自2008年起,教育部开始使用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”这一术语来描述流动儿童群体,并将其定义为“户籍登记在外省(区、市)、本省外县(区)的乡村,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、镇区(同住)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”。这些流动儿童的户籍通常在农村,他们的流动范围跨越县或区,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(6-14岁或7-15岁)。
教师们普遍认为,回流儿童存在两个主要问题:学业成绩不佳和情绪自控能力较差。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,但通过参考国外文献,例如Bakaari Farah(2022年)等人的研究指出,在从西方国家返回索马里的移民群体中,回归的移民儿童不仅感到与当地人格格不入,还可能被贴上“失败的海外侨民”标签,甚至被视为问题儿童。
对于“农村回流儿童”的定义可以进一步明确为:那些曾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和学习超过半年,或在私立学校接受封闭式教育,之后因各种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农村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。
接下来,笔者将尝试通过访谈和调查的方式,深入探讨农村回流儿童在心理弹性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。希望在这个寒假期间能够有新的发现。
文章点评
游客
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