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交流:雨声批注的完形人生
2025 年 5 月 23 日,雨丝缠绵的第一个清晨(第一节课)。闷热的空气里,浮动着若有似无的离别的气息。陆老师的英语课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开场,黑板上 “中考完形填空专题复习” 的粉笔字,被实物展台的光线映得格外清晰。那白色的粉笔灰簌簌落下,落在她斑马纹上衣的肩头,宛如未及拂去的岁月霜雪。
她指着安徽中考真题图表,声音依旧清亮如檐角风铃:“完形填空不仅考词汇,更考逻辑链条。” 转身时,袖口磨出的毛边轻轻扫过黑板,画出思维导图的优美弧线。当 2023 年真题 B 篇的解题过程在师生问答中缓缓展开,她指尖划过试卷投影,指甲在 A4 纸上留下新月状的压痕。对难题的深度解读里,藏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深厚沉淀,此刻,这些宝贵的经验正静静地躺在她讲台上。
限时训练的倒计时响起时,雨声恰好轻敲窗棂,仿佛在为这场高效的复习伴奏。电脑大屏上跳动的红色圆圈,正圈住 “context clue” 的考点,而她被汗水浸湿的碎发,在灯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。
下课铃响时,她忽然笑了,眼角的皱纹像盛开花瓣般舒展:“以后看到完形填空,记得找首尾呼应。” 说着“every ending has a new beginning”。窗外,雨还在下。学生们知道,这堂没有 PPT 的课,早已在他们心里填好了最温暖的答案 —— 那些被雨水浸润的读书声,那些红笔批注里的温度,都成了完形填空中最精准的上下文线索。
我攥紧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册,清晰地看见陆老师擦拭黑板时,动作格外缓慢。这个再寻常不过的动作,却让整间教室突然陷入一片寂静。今天这节课,我心里明白,是听她的最后一节课了。所以,我听得特别认真,在仔细记录的过程中,不断回忆着过往的种种。
文章点评